在上海剧艺中心的大厅里,2023年4月23日的朗诵排练还未开始,四周却已经悄然沉寂。站在舞台上的,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。西装挺拔,手中紧握着诗集,身姿笔直。刚一开口,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字正腔圆,情感充沛:“我愿是激流……”他的每一个音节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可言喻的震撼。
这位老人,正是已年满83岁的达式常,曾是中国电影和话剧舞台上的传奇人物。在自己生日的前夕,他献上了这场令人动容的朗诵。许多年轻演员在台下眼眶泛红,不是被诗的意境所打动,而是被这位老演员的气质与风采深深震撼。六十多年在舞台上的打磨与沉淀,依旧让他熠熠生辉。
回到1940年10月,达式常诞生于上海。那年的冬天异常寒冷,家里人口多而取暖的煤炭却寥寥无几。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,他生活在贫困中,父亲凭借在码头账房的微薄收入勉力支撑家计。不幸的是,父亲在他两岁时失业,家庭陷入困境。母亲为养家糊口,常常一天做七八份杂活。就在这样的困境中,达式常慢慢成长。
展开剩余82%他与众不同,既不淘气,也不娇气,唯一的爱好便是读书、看报、听广播。在经济条件艰苦的情况下,他依旧通过资助完成了小学学业,成绩优异的他顺利考入了格致中学。高挑的身材,温文尔雅的气质,聪明懂事,让他在校园中极为引人注目。
中学时期,达式常第一次站上舞台,出演话剧中的苏联英雄“舒拉”。尽管那时他紧张得手都在发抖,但当剧终掌声雷动时,他知道,自己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。1959年,他在没有告知家人的情况下报考了刚刚成立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。母亲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沉默了许久,最终默默点头:“既然选择了,就坚持下去。”
进入电影专科学校后,达式常邂逅了王文皓,这位将深刻影响他一生的女孩。王文皓个子不高,喜欢坐在阅览室的窗边安静看书。她身上没有娇气,而是有着一份从容与坚韧。两人从书籍聊到电影,从表演聊到人生,很快成了校园内的“文艺情侣”。然而,命运再次对他们开了个不小的玩笑。王文皓大二时因声带充血无法说话,被迫休学。家庭贫困的她不愿给哥哥嫂嫂增添负担,达式常便提出将她接到自己亲戚家里照顾。那段艰难的时光里,他每日为她熬粥、送药、鼓励她,尽管她一度想过放弃,但达式常坚定地说:“你不是我的负担,你是我的心事。”
1962年,达式常毕业并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,王文皓则被分配到上海美术电影厂工作。两人很快结婚,婚礼简单至极,没有盛大的仪式,只有一个6.8平米的小房子和两碗热气腾腾的挂面。第一顿新婚饭,是他亲手煮的。生活虽不浪漫,却充满了踏实与温馨。
婚后的第二年,达式常主演的电影《年轻的一代》让他一夜成名。他饰演的地质队员林育生深入人心,迅速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和赞誉。信件如雪片般飞来,很多观众向他表白,他将所有信件未拆封交给妻子,王文皓看着这些信件,笑着说:“他们给你的只有脸庞,但你永远是我的。”
然而,1966年起,他们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考验。达式常因出身问题被下放,而王文皓选择陪伴丈夫共同经历这段艰难的岁月。风吹日晒,砍柴种地,生活条件艰苦,王文皓的身体越来越虚弱。而1970年,他们的女儿出生,缺乏医疗条件的情况下,母女二人差点丧命。尽管如此,他们依然坚韧不拔,度过了那个最困难的八年。
1973年,达式常重返上影厂,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出演了多部电影,如《春苗》《难忘的战斗》《燕归来》等,再度成为家喻户晓的男神。1980年,他凭借《燕归来》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,成为了那个时代观众心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。然而,尽管他的名声日渐响亮,他依旧过着朴素的生活。住在简陋的小两居里,穿着平凡的衣服,不追求奢华,甚至外出时常挤公交、地铁,偶尔打车。人们不禁好奇:如此英俊、如此风光,他真的一生只爱一个女人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几十年来,虽然身边不乏倾慕者,他心中只有王文皓一人。
在拍摄亲热戏时,他总会先征得妻子的同意,而每次出差归来,第一时间就是给妻子买药、送花。王文皓从未对他有过疑虑,某次有陌生女孩闯进家中找他,妻子惊慌失措。达式常归来后,怒火中烧,立刻在门口挂上木牌:“非请勿入,否则报警。”他的妻子笑着调侃道:“你就一直演戏,让她们只能看到你的脸,得不到你的人。”
经过岁月的洗礼,他们的爱情更加坚定。随着女儿长大,家庭逐渐稳定,达式常减少了接戏,开始陪伴妻子种花、煮汤、看书,过上了宁静的生活。如今,年逾八十的他依旧充满活力。头发已白,走路变慢,但他从不懈怠,始终保持着身心的独立与坚韧。他不拍烂戏、不上综艺,偶尔参与配音或舞台朗诵,每天早上按时出门,自己背包、提剧本,习惯乘坐地铁,走楼梯。年轻人看到他,不由得自觉放慢脚步——不是因为他年老,而是出于对这位老艺术家的敬仰。
达式常的成就并非靠着名利的推力,而是凭借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。他的一生未曾追求过豪华的生活,但他却活出了自己的尊严与艺术的价值。他没有豪宅,却拥有真正的家庭温暖;他没有风流韵事,却拥有一段真挚的爱情;他并非炙手可热的明星,却是低调的楷模。
在他身上,鲜见娱乐圈的浮躁,更多的是老一辈演员的骨气与品格。如今的达式常,依旧是那个当年站在话剧舞台上挺直脊背的少年。他的制服换成了布衣,乌发变成了银丝,但那份坚定的眼神、那份无畏的信念,依然未曾改变。
发布于:福建省冠达配资-股票配资开户费用-网上炒股配资-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